关键词
人物库 宋朝
龚颐正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处州遂昌人字养正
本名敦颐
光宗受禅,改今名。
龚原曾孙。
宁宗嘉泰元年进士出身
实录院检讨官,预修孝宗、光宗实录。
秘书丞卒。
博通史学
有《隐笔记》、《续释常谈》、《中兴忠义录》等。
全宋诗
龚颐正原名敦颐,因避光宗讳改,字养正历阳(今安徽和县)人。
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以荐入仕。
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为枢密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迁秘书丞
寻致仕。
有《隐笔记》。
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六○六一
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敦颐,避光宗讳改今名。
和州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后家吴中
原曾孙。
淳熙十四年特补上州文学光宗时国史检讨官,历宗正丞
庆元六年资善堂小学教授
著有《元祐党籍列传补述》、《隐笔记》(存)、《续释常谈》(存)。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四一、方域三之二七,《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诗纪事》卷五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慧晖南宋 1097 — 1183
全宋诗
释慧晖一○九七~一一八三),号自得俗姓张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
幼依澄照、道凝,年十二出家。
年二十扣真歇禅师长芦
返里谒宏智禅师
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开法补陀寺,徙万寿寺吉祥寺雪窦寺
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敕补临安府净慈寺
七年,退归雪窦寺
十年卒,年八十七。
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
有宋了广编《自得慧晖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
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
 慧晖诗,以辑自《语录》者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慧晖
字自得
会稽张氏子。
甫二十。
真歇长芦
微有所證。
旋里谒宏智
智。
举当明中有暗。
不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
不以明相睹。
问之。
语不契。
初夜坐起。
圣僧前烧香。
宏智适至。
忽见顿明前话。
次日入室。
智可之。
许为室中真子。
绍兴丁巳
开法普陀。
徙万寿。
及吉祥雪窦。
淳熙三年
补净慈。
七年
退归雪窦而化。
丕相魏公尝曰。
自得
如深云中片石。
石窗。
则空门御史也。
诸方以为名言。
自得禅师
名慧晖
会稽张氏之宠子也。
自少割爱辞亲。
得度于澄炤寺
孤锡云游。
长芦真歇
以为有所證。
于闪电机下。
竟南归。
所遇丛社如逆旅。
一阅而弃之。
遂投谒于觉宏智和尚
宏智威德自在。
道望隆当世。
当世见者。
皆为神悚。
独心负所畜。
不藉通词。
特拟观光。
于座下。
宏智熟视而容之。
微疑其所以。
乃自请挂塔。
宏智
至榻前。
诘以宝镜颂。
骤进语。
智正色。
遣出之。
乃折节自悔。
从前宝惜一齐放下。
一夕圣僧前烧香。
宏智来前。
见之。
顿悟大旨自尔。
问答无滞。
得授记莂焉。
绍兴丁巳
开法补陀。
驰其提唱。
语于宏智
宏智大悦。
其语曰朔风凛凛扫寒林。
叶落归根露赤心。
万派朝宗舡到岸。
六窗虚映投针。
本成现莫他寻性地。
閒閒耀古今。
户外冻消。
春色动四山。
浑作木龙吟。
又曰。
释迦老子穷理尽性。
金口敷宣一代时教。
珠回玉转。
被人唤作拭不净故纸。
达磨祖师以一乘法。
直指单传面壁九年
不立文字。
被人唤作壁观婆罗门。
且道作么生行履。
免被傍人指注。
衲被蒙头万事休。
此时山僧都不会。
又曰。
巢知风。
穴知雨。
甜者甜兮苦者苦。
不须计较作思量。
五五从来二十五万般。
施设到平常。
此是丛林饱参句。
诸人还委悉么。
野老不知
鼕鼕打鼓祭江神。
谷之神枢之要里许旁参。
回途得妙。
云虽动而常閒。
月虽晦而弥炤。
宾主交参。
偏兼到。
十洲春尽花凋残。
珊瑚树林日杲杲。
于是补陀风范与天童并峙。
其迁万寿。
次吉祥。
又雪窦。
皆名公巨卿为之劝请。
淳熙丙申
有诏补净慈。
上堂曰。
皮肤脱落绝方偶。
明了身心一物无。
妙入道寰深静处。
玉人端驭白牛车。
妙明田地达者还。
稀识情不到唯證。
方知白云儿灵。
灵。
自炤青山父卓卓。
常存机分顶后光智契。
劫前眼所以道。
新丰路兮峻仍皾。
新丰洞兮湛然沃。
登者登兮不动摇。
游者游兮莫忽速。
亭堂虽有到人稀。
林泉不长寻常木。
诸禅德向上一著。
尊贵难琉璃殿。
上不称尊翡翠。
帘前还合伴与么。
时针线贯通真宗
不坠合作么生施设。
满头白发离岩谷。
半夜穿云入市廛。
当是时大振曹洞宗风者。
多出宏智之门。
瑞岩有石窗恭。
光孝有了堂彻。
常州善权有法
而闻庵居翠岩。
法真居清凉。
乃至大洪长芦皆属焉。
以故净慈典职班序者。
半皆诸方弟侄。
酬唱叶谐。
称为新丰韵也。
庚子秋
退归雪窦。
白发垂肩。
逍遥怡怿。
爱携禅客
谈空白日。
而笑落青山。
常作偈曰。
重重去尽自平常。
煖风和日渐长。
户外鸟啼声细碎。
岩花狼藉满山房。
癸卯冬月二十九。
沐浴而逝。
痊于明觉塔右。
赞曰。
晖公以奇隽之。
姿英发锐。
上睹影响。
于掣电光中。
便肯承当。
及入天童炉鞴镕成大器。
辄能振大声。
以达九重。
其境何顺也。
细简今古。
匪流则亢矣。
公乃履满不溢。
顺而能节。
何谦以退也。
芳型在望。
不禁高山仰止之思云。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慧晖字自得姓张氏会稽人也。
幼依澄照道疑染削,进具。
年二十,扣真歇长芦,微有所證。
旋里谒宏智,智举“当明中有暗,不以暗相遇,当暗中有明,不以明相睹”问之,语不契。
初夜定,回往圣僧前热香,宏智适至,见之顿悟前语。
次日入定,智举堪嗟去日颜如玉,郤叹回时𩯭似霜。
曰:“其入离,其出微。
”自尔问荅无滞,智许为室中真子。
绍兴丁巳,开法普陁,徙万寿及吉祥雪窦。
淳熙三年,敕主净慈,上堂:“朔风凛凛扫寒林,落叶归根露赤心。
万派朝宗船到岸,六窗虚映投针。
本成现,莫他寻,性地间间曜古今。
户外冻消春色动,四山浑作木龙吟。
”又云:“谷之神,枢之要,里许旁参,回途得妙。
云虽动而常间,月虽晦而弥照。
宾主交参,正偏兼到,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树林日杲杲。
”又尝举风幡䛡,乃曰:“风幡动处著得个眼,即是上座。
风幡动处失郤个眼,即是风幡。
其或未然,不是风幡不是心,衲僧徒自强锥针。
岩房雨过昏烟净,卧听凉风生竹林
七年秋,退归雪窦。
十年冬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夜,沐浴而逝,塔于明觉之左。
后有晦翁悟明者,福州人,上堂举:“夹山会下一僧到皋亭,才礼拜,亭便打,僧再拜,又打。
趋去,僧回举似夹山,山云:否?
云:不会。
山云:赖汝不会,汝若夹山口哑去。
应庵拈云:皋亭一期忍俊不禁,争奈拄杖放行太速,当时此僧,莫道皋亭夹山,便是达摩也应斩为三段。
明云:皋亭夹山门庭施设,各得其宜,但中间一人较些子,应庵与么道,也是巩县茶瓶。
嘉定十年,明纂修《联镫要》,至今传于丛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楚圆北宋 986 — 1039
全宋诗
释楚圆九八六~一○三九),俗姓李全州(今属广西)人。
潭州石霜,称楚圆慈明禅师
南岳下十世,汾阳昭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二)。
仁宗宝元二年卒,年五十四(《嘉泰普灯录》卷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全州清湘人俗姓李
少为儒生,潜心举业。
年二十二,回心向道,于湘山隐静寺得度。
汾阳昭禅师
仁宗景祐末,住石霜,称慈明禅师
其徒编有《慈明和尚五会语录》。
慈明禅师
全州清湘李氏。
讳楚圆
少为书生。
年二十二。
依城南湘山隐静寺(或云依金地寺)得度。
其母有贤行。
使之游方。
连眉秀目。
颀然丰硕。
然忽绳墨。
所至为老宿所呵。
以为少丛林。
公柴崖而笑曰。
龙象蹴踏。
非驴所堪。
尝橐骨董箱。
以竹杖之。
游襄沔间。
守芝谷泉俱结伴。
入洛中。
汾阳昭禅师
道望为天下第一。
决志亲依
时朝廷方问罪河东
潞泽皆屯重兵。
多劝其无行。
公不顾渡大河。
太行
易衣类厮养。
窜名火队中。
露眠草宿。
龙州
遂造汾阳
昭公壮之。
二年
未许入室。
公诣
揣其志。
必骂诟。
使令者或毁诋诸方。
及有所训。
皆流俗鄙事。
一夕诉曰。
自至法席已再
不蒙指示。
但增世俗尘劳念。
岁月飘忽。
己事不明。
失出家之利。
语未卒。
昭公熟视骂曰。
是恶知识。
敢裨贩我。
怒举杖逐之。
公拟伸救。
昭公掩其口。
大悟曰。
乃知临济道
出常情。
服役七年辞去。
依唐明嵩禅师
谓公曰。
杨大年内翰
知见高。
入道稳实。
子不可不见。
公乃往见大年
大年问曰。
对面不相识。
千里却同风。
公曰。
近奉山门请。
大年曰。
真个脱空。
公曰。
前月离唐明。
大年曰。
适来悔相问。
公曰。
作家。
大年喝之。
公曰恰是。
大年复喝。
公以手划一划。
大年吐舌曰。
真是龙象。
公曰。
是何言欤。
大年顾令别点茶曰。
元来是家里人。
公曰。
也不消得。
良久又问。
如何是上座为人句。
公曰。
切。
大年曰。
作家作家。
公曰。
内翰二十拄杖。
大年拊膝曰。
这里是什么处所。
公拍掌曰。
不得放过。
大年大笑。
又问。
记得唐明悟时因缘否。
公曰。
唐明闻。
僧问首山佛法大意。
首山曰。
楚王城畔(或有汝汝)水东流。
大年曰。
只如此语意如何。
公曰。
水上挂灯毬。
大年曰。
与么则辜负古人去。
公曰。
内翰疑则别参。
大年曰。
三脚虾蟆跳上天。
公曰。
一任𨁝跳。
大年乃又笑。
馆于斋中。
日夕质疑智證。
因闻前言往行。
恨见之
朝中见驸马都尉李公。
曰。
近得一道人
西河师子
李公曰。
我以拘文。
不能就谒奈何。
大年默然。
归语公曰。
李公佛法中人。
闻道风远至。
有愿见之心。
政以法不得。
侍从过从。
黎明谒李公。
李公阅谒。
使童子问。
道得即与上座相见。
公曰。
今日特来相看。
又令童子曰。
碑文刊白字。
当道种青松
公曰。
不因今日节。
馀日定难逢。
童子又出曰。
都尉言。
与么则与上座相见去也。
公曰。
脚头脚底。
李公乃出坐定。
问曰。
我闻西河
有金毛师子。
是否。
公曰。
什么处得此消息。
李公喝之。
公曰。
野犴鸣。
李公又喝。
公曰。
恰是。
李公大笑。
既辞去。
问临行一句。
公曰。
好将息。
李公曰。
何异诸方。
公曰。
都尉又作么生。
曰。
放上座二十拄杖。
公曰。
专为流通。
李公又喝。
公曰。
瞎。
李公曰好去。
公曰诺诺。
自是往来杨李之门。
以法为友。
久之辞还河东
大年曰。
有一语。
寄唐明。
公曰。
明月照见夜行人。
大年曰。
却不相当。
公曰。
更深犹自可。
午后更愁人。
大年曰。
开宝寺前金刚。
近日因什么汗出。
公曰。
知。
大年曰上座临行。
岂无为人句。
公曰。
重叠关山路。
大年曰。
与么则随上座去也。
公作嘘声。
大年曰。
真师子儿。
公还唐明。
李公遣两僧讯公。
公于书尾𦘕双足。
写来僧名。
以寄之李公。
作偈曰。
黑毫千里馀。
金椁示双趺。
人天浑莫测。
珍重赤须胡。
公以母老南归。
筠州
首众僧于洞山
聪禅师居焉。
先是汾阳谓公曰。
我遍参云门尊宿儿孙。
特以未见为恨。
故公依止。
又三年。
乃游仰山
杨大年以书抵宜春太守黄宗旦
使请公出世说法。
守虚南原致公。
公不赴。
旋特谒候守愿行。
守问其故。
对曰。
始为让。
今偶欲之耳。
守大贤之。
住三年。
弃去省母。
以白金为寿。
母诟曰。
汝定累我入泥犁中。
投诸地。
公色不怍。
收之辞去。
神鼎諲禅师
首山高弟。
望尊一时。
衲子非人类精奇。
无敢登其门者。
住山三十年
门弟子气吞诸方。
公发长不剪。
弊衣楚音。
通谒称法侄。
一众大笑。
遣童子问。
长老谁之嗣。
公仰视屋曰。
亲见汾阳来。
杖而出顾见。
顽然问曰。
汾州西河师子
是否。
公指其后。
绝叫曰。
屋倒矣。
童子返走。
回顾相矍铄。
公地坐脱只履。
而视之。
老忘所问。
又失公所在。
公徐起整衣。
且行且语曰。
见面不如闻名。
遂去。
遣人追之不可。
叹曰。
汾州乃有此儿耶。
公自是名增重丛林。
定林沙门本延有道行。
雅为士大夫所信敬。
见延称。
公知见可兴临济
会道吾席虚。
延白郡请以公主之。
法令整肃。
亡躯为法者集焉。
示众曰。
宝应曰。
第一句荐得。
堪与祖佛为师。
第二句荐得。
堪与人天为师。
第三句荐得。
自救不了。
道吾则不然。
第一句荐得和泥合水。
第二句荐得。
无绳自缚。
第三句荐得。
四棱著地。
所以道。
起也海晏河清
行人避路。
住也乾坤失色。
日月无光。
汝辈向什处出气。
良久曰。
道吾为汝出气。
乃嘘一声。
卓拄杖而起。
又曰。
道吾打鼓。
四大部州同参。
拄杖横也。
挑挂乾坤大地。
钵盂覆也。
盖却恒沙世界。
且问。
汝辈向何处。
安身立命。
若也知之。
北俱卢州吃粥吃饭。
若也不知。
长连床上吃粥吃饭。
后住石霜
当解夏谓众曰。
昨日作婴孩。
今朝年已老。
未明三八九。
难踏古皇道。
手铄黄河乾。
脚踢须弥倒。
浮生梦幻身。
人命久难保。
天堂并地狱。
皆由心所造。
南山北岭
北岭南山草。
一雨润无边。
根苗壮枯槁。
五湖参学人。
但问虚空讨。
死脱夏天衫。
生著冬月袄。
分明无事人。
特地生烦恼。
喝一喝。
真点胸者。
为善作者折难。
自金銮还。
公呵曰。
解夏未一月
乃已至此。
破坏丛林。
有何忙事。
曰。
大事未透脱故耳。
公曰。
汝以何为佛法要切。
曰。
无云生岭上。
有月落波心。
公诟曰。
面皱齿豁。
犹作此见解。
不敢仰视曰。
愿为决之。
公曰。
汝问我答。
理前语而问之。
公曰。
无云生岭上。
有月落波心。
遂契悟。
南岳福严。
以大法授南禅师
语在南传。
僧问。
临济两堂首座
一日相见。
同时喝。
临济闻之升座曰。
大众要会临济宾主句。
问取堂中二禅客
此意如何。
公作偈曰。
啐啄之机箭柱锋。
瞥然宾主当时分。
宗师悯物明缁素。
北地黄河彻底浑。
又问。
赵州勘婆子。
师意如何。
公亦作偈曰。
赵州勘破婆子。
叶落便合知
天下几多禅客
五湖四海悠悠。
明日升座曰。
一喝分宾主。
照用一时行。
要会个中意。
日午打三更。
遂一喝云。
且道是宾是主。
还有分得者么。
若也分得。
朝行三千暮行八百。
若也未能。
老僧失利。
移住兴化
康定戊寅
李都尉遣使邀公曰。
海内法友。
唯师与杨大年耳。
大年弃我而先。
仆年来顿觉衰落。
忍死以一见公。
仍以书抵潭帅敦遣之。
公恻然。
侍者舟而东下。
舟中作偈曰。
长江行不尽。
帝里到何时。
既得凉风便。
休将橹棹施。
道过琅琊
觉禅师出迎。
大喜曰。
有众之累。
不得躬造。
受曲折而惠然。
辱而临之。
天赐我也。
公为逗留。
夜语及并汾旧游。
曰。
近有一老衲至。
问其离何所。
杨州
问船来陆来。
曰船来。
问船在何处。
曰岸下。
问。
不涉程途一句如何道。
其僧恚曰。
杜撰长老
如麻似
遣人追不及。
云是举道者
顷在汾州时尚少。
陆沉众中。
不及识之。
公笑曰。
见处才能自了。
而汝堕负。
何以为人。
屏息汗下。
公为作牧童歌。
其略曰。
回首看。
平田阔。
四方放去休拦遏。
一切无物任意游。
要收只把索头拨。
小牛儿。
顺毛捋。
上高坡四蹄脱。
日已高。
休喂草。
捏定鼻头无少老。
一时牵向圈中眠。
和泥看渠东西倒。
默得其游戏三昧。
京师
与李公会月馀。
而李公果殁。
临终𦘕一圆相
又作偈献公
偈曰。
世界无依。
山河匪碍。
大海微尘。
须弥纳
拈起幞头。
解下腰带。
若觅死生。
问取皮袋。
公曰。
如何是本来佛性。
李公曰。
今日热如昨日。
随声便问。
公临行一句作么生。
公曰。
本来无挂碍。
随处任方圆。
李公曰。
晚来困倦。
更不答话。
公曰。
无佛处作佛。
李公于是泊然而逝 仁宗皇帝尤留神空宗。
闻李公之化。
问答。
加叹久之。
公哭之恸。
临圹而别之。
有诏赐官舟。
南归中途。
侍者曰。
我忽得风痹疾。
视之口吻已喎斜。
侍者以足顿地曰。
当奈何平生呵佛骂祖。
今乃尔。
公曰。
无忧为汝正之。
以手整之。
如故。
曰。
而今而后。
不钝置汝。
遂以明年兴化
正月初五日
沐浴辞众。
跏趺而逝。
阅世三十有四。
三十有二。
李公之子。
铭志其行于兴化
而藏全身于石霜
公平生以事事无碍行心。
凡圣所不能测。
室中宴坐。
横刀水盆之上。
旁置草鞋。
使来参扣者下语。
无有契其机者。
又作示徒偈曰。
黑黑黑。
道道道。
明明明。
得得得。
冬日榜僧堂。
作此字⿲○○○⿳==≡儿([田/?][曲-曰+口][(巨-匚)@二]才)。
其下注云。
若人识得。
不离四威仪中。
首座者。
见之谓曰。
和尚今日放参。
慈明闻而笑之云。
赞曰。
有际天之云涛。
乃可容吞舟之鱼。
有九万里之风。
乃可负乖天之翼。
三世如来之法印重任也。
岂寻常之材。
檐乎。
余观慈明
以英伟绝人之姿。
行不缠凡圣之事。
谈笑而起临济于将仆。
叱咤而死黄龙之偷心。
视其施为。
不见辙迹。
未三世而死为绳墨。
谚曰。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
石霜楚圆禅师
号慈明
汾阳嫡嗣也。
全州李氏。
少为书生。
年二十二出家。
母有贤行。
使游方。
连眉秀目。
颀然丰硕。
然忽绳墨。
所至为老宿呵。
以为少丛林。
师柴崖而笑曰。
龙象蹴踏。
非驴所堪。
尝橐骨董箱。
以竹杖之。
游湘沔间。
汾阳道望。
遂与大愚谷泉琅琊造焉。
阳顾而默器之。
二年未许入室。
每见必骂诟。
或毁诋。
方所训。
皆流俗鄙事。
一夕诉曰。
自至法席已再
不蒙指示。
但增世俗尘劳念。
岁月飘忽。
己事不明。
语未卒。
阳熟视骂曰。
是恶知识。
敢裨贩我。
怒举杖逐之。
师拟伸救。
阳掩师口。
大悟曰。
乃知临济道出常情。
服役七年辞去。
依唐明嵩公。
嵩指会杨大年
大年
复会李都尉
二公恨见之晚。
馆于斋中。
日夕质疑智證。
以为法友。
久之辞还河东
省唐明。
李公遣二僧讯师。
师于书尾。
画双足写来僧名。
以寄之。
李作偈曰。
黑毫千里馀。
金椁示双趺。
人天浑莫测。
珍重赤须胡。
师以母老。
南归至筠州
首众于洞山
聪禅师居焉。
先是。
汾阳谓师曰。
我遍参云门儿孙。
特以未见为恨。
故师依止三年。
乃游仰山
大年以书抵宜春太守黄宗旦
使请师出世。
守虚南原致师。
师不赴。
旋特谒候守愿行。
守问其故。
师曰。
始为让。
今偶欲之耳。
守大贤之。
住三年。
弃去省母。
以白金为寿。
母投金于地。
骂曰。
汝少行脚。
负布橐去。
今安得此物。
吾望汝济我。
反置我地狱耶。
师色不怍。
徐收之辞去。
神鼎諲公
首山高弟。
望尊一时。
衲子非人类精奇。
无敢登其门者。
住山三十年
门弟子气吞诸方。
师发长不剪。
弊衣楚音。
通谒称法侄。
一众大笑。
鼎遣童子问。
长老谁之嗣。
师仰视屋曰。
亲见汾阳来。
鼎杖而出。
顾见颀然。
问曰。
汾州西河师子是否。
师指其后。
绝叫曰。
屋倒矣。
童子返走。
鼎回顾相矍铄。
师地坐脱只履而视之。
鼎老忘所问。
又失师所在。
师徐起整衣行。
且语曰。
见面不如闻名。
遂去。
鼎遣人追之。
不可。
叹曰。
汾阳乃有此儿耶。
师自是名重丛林。
适道吾虚席。
郡移书。
欲得大禅伯领之。
鼎以师应召。
法令严整。
亡身为法者集焉。
师之大机大用。
不可思议。
传者谓。
师以事事无碍行心。
凡圣不能测。
可为知言矣。
水庵。
尤侍郎延之曰。
大愚慈明谷泉等。
结伴参汾阳
河东苦寒。
众人惮之。
慈明晓夕不惮。
夜坐欲睡。
则引锥自刺。
叹曰。
古人为生死事大。
不食不寝。
我何人哉。
乃纵荒逸。
生无益于时。
死无闻于后。
是自弃也。
及辞归。
汾阳叹曰。
楚圆今去。
吾道东矣。
次住福严
又移兴化
尝室中插剑一口。
以草鞋一对。
水一盆。
置在剑边。
拟议者。
师曰。
丧身失命了也。
便喝出。
无有一人契者。
其他玄言妙语。
提唱宗乘。
探旨者麻粟出焉。
黄龙南杨岐会二人。
最为上首
能世其家。
以某年正月五日示寂。
前是。
李都尉遣使邀师曰。
海内法友。
唯师与杨大年耳。
大年弃我而先。
仆年来顿觉衰落。
忍死以一见公。
仍以书抵潭帅敦遣之。
师恻然。
侍者舟而东下。
舟中作偈曰。
长江行不尽。
帝里到何时。
既得凉风便。
休将橹棹施。
至京与李公会。
月馀而李公殁。
临终画一圆相
又作偈献师。
偈曰。
世界无依。
山河匪碍。
大海微尘。
须弥纳
拈起幞头。
解下腰带。
若觅死生。
问取皮袋。
师曰。
如何是本来佛性。
公曰。
今日热如昨日。
随声便问。
师临行一句作么生。
师曰。
本来无质碍。
随处任方圆。
公曰。
晚来困倦。
更不答话。
师曰。
无佛处作佛。
公于是泊然而逝。
仁宗皇帝
尤留神空宗。
闻李公化与师问答。
嘉叹久之。
师哭之恸。
临圹而别。
有旨赐官舟还。
中途谓侍者曰。
我忽得风痹疾。
视之口吻已喎斜。
侍者以足顿地曰。
当奈何平生呵佛骂祖。
今乃尔。
师曰。
无忧为汝正之。
以手整之如故。
曰。
而今而后。
不钝置汝。
逾年而化。
李公子
铭志其行于兴化
全身塔于石霜
系曰。
达人出世。
以开物成务。
为心非自衒也。
方师之受南原也。
戢天际想于眉睫间。
聊试吾道动静何如。
观其初不赴。
后自请行。
进退踌躇。
意可知矣。
范云
慈明道。
临济于将仆。
昔廓落乃如此。
微神鼎。
则亦谷泉流也。
虽然。
狂奴故态
特师之寓言耳。
真面目。
岂无知音者哉。
然神鼎固长者。
难及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道旻
释道旻赐号圆机
人称云古佛
兴化蔡氏子也。
母梦吞摩尼珠遂妊。
生五岁不履不言。
一日母抱游西明寺
见佛像遽趣合掌作礼称南无佛。
见者大异之。
稍壮宦学大梁
弃依景德寺德祥出家得度。
遍扣禅林皆得染指。
后亲沩山哲禅师无所入。
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
潭不为印可。
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
不契。
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
会么。
拟对。
潭便打。
有顷复拈草示之曰。
是甚么。
亦拟对。
潭便喝。
机旋于是顿悟玄旨。
便作拈花势曰。
这回瞒上座不得也。
潭曰。
便道。
曰。
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即礼三拜。
潭首肯印之。
后开法于灌溪。
迁圆通以符道济之记也。
学者如川赴海。
朝廷闻其道。
宰臣会请锡以命服。
赐圆机之号而尊宠之。
于是遐迩钦化
少长咸被其法泽。
未详厥终。
禅师名道旻
兴化仙游蔡氏子。
其母梦吞摩尼珠。
已而孕。
生五岁。
足不能履。
口不能言。
母抱游西明寺
见佛像。
遽履地合掌。
称南无佛。
因作礼。
人大异之。
官学大梁
忽厌尘俗。
去依景德寺得祥律师
以诵经得度具戒。
遍参宗匠。
真如哲公最久。
晚闻泐潭乾禅师道望。
往依焉。
一见知其在大沩众称古佛者。
深器之。
师以力参。
所得举以似
未之许。
一夕侍立次。
举世尊拈花因缘令下语。
益不契。
繇是尽弃其所闻。
久之随经行次。
以拄杖加肩。
长嘘云。
会么。
师拟对。
即打之。
有顷拈一枝草示云。
是什么。
师拟对。
又喝之。
师豁然悟。
即作拈花势云。
此去更不疑老汉舌头也。
挽住云。
更道更道。
师云。
南山起云。
北山下雨。
鼻孔解语无讨处。
即礼拜。
可之。
他日谓曰。
庐山胜绝。
汝缘熟在彼。
遂辞焉。
建中靖国元年
出世江夏之灌溪。
庐山圆通。
道济禅师创革圆通。
临终嘱曰。
吾塔以青石为之。
他日塔红。
即吾再来。
及师至之夕。
塔为之红。
遐迩惊叹。
知师盖道济后身也。
由是宗风鼎盛。
衲子云奔辐凑。
师孤节苦行。
终其身。
僧问。
何是佛法向上事。
师曰。
劈箭溪头水倒流。
进云。
藏头露影时何。
师便打。
进云。
谢师答话。
师云。
瞎问十二时中何履践。
师云。
风不来。
树不动。
僧于言下有省。
政和初
蔡太师京
奏赐椹服圆机师名。
范左丞致虚初自内翰
出师豫章
过圆通。
语次叹曰。
行老矣。
堕在金紫囊中去。
此事稍远。
师亟呼内翰
翰应诺。
师曰。
也不远。
翰云。
好更望指示。
师曰。
此去豫章有四程。
翰伫思。
师曰。
见即便见。
拟议即差。
翰颔之而喜。
枢密吴公居厚拥节归钟陵
见师曰。
顷赴省。
试过圆通。
赵州关因问讷老。
透关底事何。
讷云。
且去做官今五十馀年。
师曰。
曾明得透关底事么。
密云。
八次经过常存念。
然未脱洒在。
师举扇云。
请使扇。
密挥扇。
师曰。
有甚不脱洒处。
密大喜云。
更请末后句。
师摇扇两下。
密云。
亲切亲切。
师曰。
吃嘹舌头。
谏议彭公汝霖手写观音经施师。
师拈起云。
遮个是观音经。
那个是谏议经。
彭云
此是某亲写。
写底是字那个是经。
彭笑云。
却了不得也。
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彭云
人人有分。
师曰。
莫谤经好。
彭云
何即是。
师举经示之。
彭抚掌大笑
嗄好。
师曰。
又道了不得。
相国公南迁。
见师曰。
一生做官。
今日被谪。
觉见从前但一梦耳。
师曰。
相公觉耶。
公曰。
此皆本有。
但未甚明了。
师召相公
公举首。
了也。
公曰。
犹被事碍。
离京几程到此。
公曰。
四十二日。
甚处被碍来。
公笑曰。
极得力。
直下受用去(公
何受用。
师曰。
朝朝相似)。
合掌钦喜。
师曰。
但空诸有。
勿实所无。
幸遭遇。
不敢忘。
左司都贶问曰。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何凑泊。
全身入火聚。
都云。
毕竟何。
蓦直去。
都沉吟。
师曰。
可更吃茶。
都云。
不消得。
师曰。
何不恁么会。
都忽有省。
笑曰。
太近邪。
十万八千。
都即有偈曰。
可可思议。
是大火聚。
便恁么去。
不离当处。
师曰。
犹有遮个在。
都云。
便请直指。
便恁么去。
铛是铁铸。
都云。
尽善尽善。
九江李端夫问曰。
识心虚凝。
忽然诸境现前时何。
石火烧身。
守豁然省曰。
打破虚空也。
什么处下手。
守鸣指一下。
不恁么却恁么。
守叩曲折而去。
师之全机得大自在。
开发尤多。
三年冬
以院事卑得法弟子守惠
请老于朝。
朝廷从之。
有旨。
守惠次补寺任。
明年冬十月九日
集众说偈曰。
泥牛昨夜大哮吼。
惊得须弥藏北斗。
南北东西没处寻。
拈得鼻孔失却口。
至道虚寂。
迥脱根尘。
光境俱亡。
灵机绝待。
真常任运。
宁属去来。
应周无方。
不存格则。
牢关敲磕。
掣电难通。
直须千眼顿开。
可以死生无间。
自兹决别可葬全身。
三百年后当兴佛事。
临行一著不落见知。
折半破三好生荐取。
随声抚膝一下。
泊然而逝。
阅世六十八。
坐五十
门人奉遗命塔其全身。
唯取平时所聚须发火之。
悉为舍利。
州上其事。
赐号妙空之塔
师居圆通十有二年。
随机接物。
力法匪躬。
然绝不许记其语句。
其徒有不忍弃之者。
相与私缀之。
师廉知诫曰。
尔必欲隳吾素志。
后三十年乃可拈出。
及通惠禅师其约而出之。
左司陈公瓘览小参语云。
若有一疑。
子许
是汝善知识。
即尊重囋叹。
衍以为之序。
既而枢密张公德远
侍郎冯公济川
皆韪其言。
赞日。
圆通来应塔红可也。
殁谓三百年后当兴佛事。
或身后好事者为之辞。
何则固尝悟彻者也。
彻则万化同功。
群机普赴。
奚适而非邪。
先佛
吾无生不生。
无在不在。
是则圣贤抚会。
尘尘尔念念尔。
奚三百年之局乎。
果去矣。
必三百年而复来。
则营营形数之间。
无乃小乘乎。
且无边刹海不隔毫端。
十世古今不移当念之旨。
安在哉。
李君商老状其事而暴美之。
不究宗门抚会之妙。
当并按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道旻,赐号“圆机”,兴化蔡氏子也,母梦呑摩尼珠而生。
五岁不履不言,一日母入西明寺,抱儿见佛,置于蒲圃,遽趣合掌作礼,随声称“南无佛”。
见者大异之。
稍壮,宦学大梁,忽焉弃去,依景德寺德禅出家,得度,遍扣禅林,皆得染指。
后亲沩山哲,无所入,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潭不为印可。
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不契。
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会么?
拟对,潭朴之。
有顷,复拈草示之曰:“是甚么?
”亦拟对,潭又喝之,于是顿悟玄旨,便作拈花势,曰:“这回瞒上座不得也。
”潭曰:“便道。
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
”即礼三拜,潭首肯印之。
后开法于灌溪,迁圆通,学者宗之,如川赴海。
朝廷闻其道,锡以命服,并圆机之号。
于是遐迩钦化,人被其泽。
未详所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